案件聚焦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你我共守护
时间:2025-04-14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你以为国家安全很远?

其实,它就在你身边

刷手机时,一条“内部消息”弹出来

工作中,有人高价索要“行业数据”

生活中,化工厂偷偷排放污水

旅游时,一张照片可能暴露军事机密

上网时,一次随意转发可能助长谣言传播

......

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都可能成为国家安全的隐患


《国家安全法》明确,从网络数据到生态环境,从粮食安全到人工智能,20个重点领域都需要守护。任何一个“小漏洞”,都可能变成“大风险”。下面,让我们通过3个案例进一步了解“国家安全无小事,万事尽在你我身边”。

案例一

某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某景区的拍照攻略时,为引关吸粉、赚取流量,在涉及国家秘密的要害重地周围,无视“禁止拍照”的警告标识,不仅毫无顾忌地以警告标识为背景拍照,还向网友详细介绍翻越铁网拍照打卡的多条路线,最终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处置。

案例二

某科技公司员工林某,在境外间谍机构的利诱下,利用自己工作之便,窃取公司内部研发的高科技产品核心技术资料,并通过网络传递给境外人员。林某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科技安全,最终他因犯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三

张某某在国家某部委从事外语翻译工作期间,多次参与我国与某国外事活动并担任翻译,并在工作中结识了某国人员A某。在明知A某是某国间谍人员的情况下,张某某仍违反工作纪律规定与A某接触往来,接受对方布置的任务,先后多次向该国间谍组织提供我国涉密文件资料。数年间,张某某共向该国间谍组织提供绝密级和机密级文件资料10余份,秘密级文件和情报多份。从国家某部委辞职后,张某某还将单位保密电脑中的大量涉密文件资料拷贝到自己的移动储存介质,非法持有甚至带出境外。张某某的行为对我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造成特别严重危害,最终他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检察官有话说

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只需多一份警惕、多一次提醒、多一句拒绝。从今天起,做国家安全的“隐形守护者”,你的每一分在意,都是最坚实的屏障。

检察官温馨提醒,简单三招,守护安全:

管住“好奇心”

——不明链接不点,敏感场所不拍;

——工作数据不随意拷贝,涉密文件不随手丢。

盯紧“身边事”

——发现可疑测绘、窃密行为,立即拨打12339举报;

——遇到污染、破坏生态事件,留存证据并报警。

传播“正能量”

——不传谣、不信谣,拒绝煽动性言论;

——多科普安全知识,影响身边人。

浙公网安备 33112202000278号

浙ICP备20029351号-1 版权所有:缙云县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 百图软件 最佳浏览效果:浏览像素1280*768px以上 建议IE8.0以上